“8月5日上午10点接到保险公司通知,中午12点就停止录单 ,短短两小时的停售窗口期,根本来不及通知客户。尤其上海地区投保还需双录,更不可能出现集中购买的情况 。”保险经纪人小代向保通社讲述道。当天中午12点 ,一款保底利率2.0%的分红型增额寿险产品突然宣告下架,这一紧急停售事件,让市场对即将到来的利率切换更加关注。
7月25日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的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这一数值触发了人身险预定利率调整及产品调整机制 。随后,多家大型保险公司迅速响应,发布产品切换通知。通知明确 ,普通型、分红型 、万能型产品的预定利率最高值将分别调整为2.0%、1.75%、1.0%,且产品切换时间点确定为8月31日。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利率切换的时间点 ,恰好是上一波老产品停售一周年 。对外经贸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在接受保通社采访时表示,去年此时,3.0%利率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停售 ,而当下正是这些产品客户续缴保费的时间点。基于此,龙格认为,此轮产品停售未必会再次引发人身险产品的销售热潮。
停售:部分产品提前两小时宣布下架
临近8月31日保险预定利率切换关键节点 ,市场再现老产品集中下架潮。保通社从业内获悉,多家保险公司近期加速停售存量产品,部分热销险种的停售通知时间窗口缩短至仅两小时 ,引发市场关注 。
据了解,此次停售涉及重疾险 、增额寿险、年金险等多类人身险产品。某保险经纪渠道信息显示,其合作销售的数十款产品中,近三分之一已进入停售状态 ,其余产品多标注于最晚8月31日下架,多数产品同时被标记为“随时停售 ”。
多家保险经纪渠道收到通知,一款保底利率2.0%的分红型增额寿险于8月5日12点紧急关闭系统受理通道 ,其所属保险公司仅提前两小时下发通知 。保通社了解到,该公司同步停售的产品共有4款,包括2款分红型终身寿险、1款传统型终身寿险及1款两全保险。
“‘猝死型’产品已经出现了 ,后续此类情况还会出现。”某中介机构销售主管在业务群里提示称,尽管当前产品较多,但往后产品库的“余粮”会越来越少 ,需加紧与客户沟通以锁定现有产品 。
有保险经纪人透露,为协助客户赶上停售末班车,其团队近日晚上10点仍持续上传双录视频 ,“但紧急停售情况下,很难逐一向客户详细告知 ”。
对于部分产品紧急停售的原因,有销售人员认为与监管导向及险企风险管控相关。另据保险销售人员反馈,此轮产品下架并未引发集中抢购 ,这与此前“炒停售”引发的销售热潮形成鲜明对比 。
在业内看来,客户的需求已经在此前多轮的“炒停售”中被透支,此轮产品停售未必会再次引发人身险产品的销售热潮。在龙格看来 ,对于2024年同期购入3.0%增额终身寿险的消费者来说,现在正好到了续缴保费的时间点。有市场观察人士认为,当前挪储意愿受预定利率的边际影响逐步走弱 ,预计“炒停售 ”对销售的刺激作用趋弱 。
产品切换:分红型终身寿险成新宠
在利率下行市场环境下,分红型终身寿险凭借其独特的产品属性,成为当前保险市场的热门选择。保通社观察到 ,此类产品在储蓄险销售榜单中表现突出,某中介平台6月储蓄险排行榜首位即被一款分红型终身寿险占据。
为何在传统型产品提供2.5%固定收益的情况下,2.0%保底利率的分红险能更受青睐?
保险销售人员给出的演示方案显示 ,分红实现率100%下,38周岁投保人一次性存10万元,该分红型终身寿险在交费第4年末总现金价值即可达到10万元,超过已缴保费 ,至第24年末总现金价值预计达20万元,实现翻倍。其核心优势在于,分红部分虽不确定 ,但为投保人提供了博取超过0.5%固定收益之外的收益可能,从而增强了产品竞争力 。
分红部分来源于保险公司的可分配盈余,根据监管规定 ,保险公司每年派发的红利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70%。据悉,分红型产品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保险公司的投资实力与分红实现率。上述销售人员强调,其推荐的这款产品 ,所属公司除2023年受监管限高影响外,过往分红实现率表现稳健,这也是该产品热销的重要原因 。
2024年 ,监管曾对分红险的分红水平实施限制:大型险企分红上限为3.0%,中小型险企上限为3.2%。受此影响,在产品预定利率2.5% 、原演示利率4.5%的框架下,行业分红实现率普遍出现下降。简单测算显示 ,若分红水平限制在3.0%,则客户可获得的分红不超过0.5%;而按原预期(4.5%-2.5%)×70%=1.4%计算,红利实现率仅为35.7% 。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 ,转型分红型产品同样需高度关注分红实现率。天职国际保险咨询主管合伙人周瑾指出,保单在销售时给客户演示的收益率,是在保证收益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未来投资收益的合理预计 ,若保险公司未来实际收益未能达成预计,又为了维护市场形象以稳住当期的新单销售,则可能采用透支特别储备账户的方式来维持分红实现率 ,如此操作将会推高负债成本。因此,保险公司对分红实现率的考量需要是综合性的 。
行业展望:非对称利率调整助力分红险销售
回顾上一轮产品切换,2024年保险公司曾借力“停售效应”大力推动3.0%预定利率的增额终身寿险 ,带动保费规模大幅增长。业内数据显示,2024年7月至9月,人身险单月保费同比增速分别达14.9%、52.8%、11.9%,其中寿险单月同比增速更分别高达16.1%、68.5% 、15.7% ,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爆发力。
进入2025年,寿险市场延续回暖态势 。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寿险保费收入达2.29万亿元 ,同比增长6.6%,其中6月单月保费增长21%。民生证券分析指出,年初由于去年同期较高基数以及各大险企切换分红险 ,保费规模同比短期有所承压;2025年4月后,单月保费持续保持双位数的快速增长。伴随市场利率的持续下行,分红险有望凭借“保障+收益”属性竞争力走强 ,寿险负债端有望延续回暖。
产品利率的动态调整成为此轮切换的核心特征 。早在2024年末,已有保险公司响应监管导向,主动将分红型产品预定利率从2%下调至1.5%。随着人身险预定利率调整机制被触发 ,多家大型险企跟进调整:传统型人身险预定利率从2.5%降至2.0%,分红型从2%调至1.75%,万能型从1.5%降至1.0%。
东海证券最近研报指出,此次调整呈现“非对称”特征:传统险和万能险预定利率上限各下调50个基点 ,而分红险仅下调25个基点 。“非对称调整导致分红险竞争力边际提升,既契合监管对分红险销售支持的指引,也助力险企加大分红险销售力度 ,优化负债产品结构。 ”
该机构分析师认为,调整后的分红险仍具备较强市场吸引力。在利率持续下行背景下,同业产品亦有同步下调 ,例如5年期定存利率已降至1.3%,中低风险理财收益已滑落至2%水平附近,而分红险以“1.75%+分红”的产品属性仍有较强的竞争力与吸引力 。
在周瑾看来 ,分红保险给予的保证收益降低,加上过往的销售模式过分强调了保险产品在保证收益上相较于其他金融产品的优势,所以降低后的保证收益使得保险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下降 ,提高了销售的难度。他强调:“转型分红型产品之后,保险公司的销售模式和销售策略也需要相应升级,代理人的销售技能和话术也需要作出调整。”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股票如何加杠杆购买:股票分红app-煤炭巨头大消息 下周一起停牌!下周解禁市值超900亿元
投资哪个股票好:炒股杠杆平台哪家好-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股票有杠杆:杠杆配资网-8月7日国内四大证券报纸、重要财经媒体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炒股资金杠杆:能股票交易的手机-7月17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股票新开户申购新股:杠杆炒股软件下载-今晚还不降息?美联储恐面临逾30年来最嘹亮“反对声”!
炒股如何配资:股票用哪个平台购买比较好-7月29日北向资金最新动向(附十大成交股)
倍倍网-倍倍网官网-股票配资首选_网上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记者王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周一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
记者辛圆3月25日,博鳌亚洲论坛旗舰报告《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当地时间3月24日,特斯拉美股涨幅扩大至5%,现报262.055美元/股。...
3月24日,AI眼镜概念股开盘拉升,瀛通通讯直线涨停,明月镜片涨超10%,比依股份、博士眼镜、恒玄科技、国光电器等跟涨。...
记者|赵阳戈年初,证监会就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部分条款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市场也将注意力投向了...
3月24日,易方达国证自由现金流ETF公开发售。该产品跟踪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这个指数是什么?有哪些优势?投资价值如何?...
2025年3月25日,倍轻松(688793.SH)公告称,公司股东宁波倍松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宁波倍松”)拟通过大宗交易...
3月24日,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洋王”,002724.SZ)早盘一字跌停,此后股价拉涨,尾盘封涨停板...
近日,开源证券大连分公司遭大连证监局处罚,暂停其办理需要合格投资者认定相关业务六个月。该惩处力度在近年来券商分支机构中并...
文丨财联社积极响应证监会一揽子“活跃举措”,券商在行动!8月21日,中信证券、国泰君安资管、招商...
界面新闻记者|龙力开年两个多月,不少头部量化私募都在积极“上新”。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7日,...
文/吴治邦3月24日早盘,在2024年年底压哨实施完毕重整计划的*ST花王股价继续跌停。自2025年1月...
记者辛圆给补贴、建平台,为了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各地纷纷放出“大招”。据央广网周一发布消息,湖...
【隔夜行情】•周五(2025年3月21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截至收盘,截止收盘,沪指跌1.29%,报收33...
2025年3月24日下午三点A股收盘后,港股科技板块持续走强至四点十分收盘。消息面上,一方面美元相对于人民币连续3个交易...